 曾有病友告訴我, 相對於其他治療, 手術其實是最輕鬆的部分, 所言不虛. 最近體溫恢復到36.5-36.8度, 身上的痱子消失不見, 在冷氣間裡也會有冷的感覺, 真好. 不過, 手術後需要做一系列復健運動, 從一開始的握拳/下手臂運動, 到現在的擴胸/上手臂拉筋伸展, 據復健師說, 差不多要半年, 我的右側才不會有腫脹/緊繃的感覺. 不過, 我的肌肉似乎不太聽話, 昨天在醫院碰到上次開刀前來訪的志工謝小姐, 她說我駝背的很厲害, 要趁這段黃金時期矯正, 否則以後會更辛苦; 而我的復健師也說, 我可能太怕痛, 所以上手臂拉筋伸展的角度不夠, 肌肉有纖維化的狀況出現, 她用了些力道幫我彈開, 超痛的, 但也只能忍著. 突然很想念之前的握拳運動, 只要用力捏我的"奶油球"--陳醫師送的黃色心型小橡膠球, 就可以復健兼發洩情緒, 也不會痛到哀哀叫. 但相較於化療時容易陷入憂鬱的症狀, 我倒寧可哀哀叫就是了. (但下週二起又要開始化療了, 唉...)
曾有病友告訴我, 相對於其他治療, 手術其實是最輕鬆的部分, 所言不虛. 最近體溫恢復到36.5-36.8度, 身上的痱子消失不見, 在冷氣間裡也會有冷的感覺, 真好. 不過, 手術後需要做一系列復健運動, 從一開始的握拳/下手臂運動, 到現在的擴胸/上手臂拉筋伸展, 據復健師說, 差不多要半年, 我的右側才不會有腫脹/緊繃的感覺. 不過, 我的肌肉似乎不太聽話, 昨天在醫院碰到上次開刀前來訪的志工謝小姐, 她說我駝背的很厲害, 要趁這段黃金時期矯正, 否則以後會更辛苦; 而我的復健師也說, 我可能太怕痛, 所以上手臂拉筋伸展的角度不夠, 肌肉有纖維化的狀況出現, 她用了些力道幫我彈開, 超痛的, 但也只能忍著. 突然很想念之前的握拳運動, 只要用力捏我的"奶油球"--陳醫師送的黃色心型小橡膠球, 就可以復健兼發洩情緒, 也不會痛到哀哀叫. 但相較於化療時容易陷入憂鬱的症狀, 我倒寧可哀哀叫就是了. (但下週二起又要開始化療了, 唉...) 另, 手術過後, 我也比較常在醫院裡和其他病友交談, 不再一提到自己的病情就流淚, 反而可以笑笑地和別人聊天. 比如拔引流管的那天, 一位在伊甸基金會工作的病友告訴我, 化療結束後長出來的頭髮會有自然捲, 當時還有人以為她是外國人, 回家後三姊就畫了這幅小圖送給我. 還遇到兩位病友, 一位是靜宜講師, 正在進修博士, 結果6年前的乳癌復發; 另一位中原講師, 一週前剛拿到博士學位, 卻摸到硬塊, 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和信初診 (昨天又碰見這位主內姐妹, 是零期的原位癌,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感謝主!), 大家的結論是博士班壓力太大, 能不讀就不讀, 犯不著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昨天則是碰到一位5年來都在醫院進出的病友, 她說當她發現時, 癌細胞就已經進到骨頭, 所以這5年來做了無數次化療, 不停地在換藥, 希望能找出有效的那一種. 看見她一個人來醫院, 還願意和我分享她的經驗和煎熬 (偶爾她也想放棄算了), 我希望之後還能再碰見她, 雖然不能做什麼, 但至少能表達我的支持和友誼.
另, 手術過後, 我也比較常在醫院裡和其他病友交談, 不再一提到自己的病情就流淚, 反而可以笑笑地和別人聊天. 比如拔引流管的那天, 一位在伊甸基金會工作的病友告訴我, 化療結束後長出來的頭髮會有自然捲, 當時還有人以為她是外國人, 回家後三姊就畫了這幅小圖送給我. 還遇到兩位病友, 一位是靜宜講師, 正在進修博士, 結果6年前的乳癌復發; 另一位中原講師, 一週前剛拿到博士學位, 卻摸到硬塊, 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和信初診 (昨天又碰見這位主內姐妹, 是零期的原位癌,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感謝主!), 大家的結論是博士班壓力太大, 能不讀就不讀, 犯不著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昨天則是碰到一位5年來都在醫院進出的病友, 她說當她發現時, 癌細胞就已經進到骨頭, 所以這5年來做了無數次化療, 不停地在換藥, 希望能找出有效的那一種. 看見她一個人來醫院, 還願意和我分享她的經驗和煎熬 (偶爾她也想放棄算了), 我希望之後還能再碰見她, 雖然不能做什麼, 但至少能表達我的支持和友誼. 最後分享嘉麗寄來的另一本書"讚美的大能", 它的中心意旨是要我們為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 無論好的/壞的, 都感謝讚美主, 因為神對你我的計畫都是最好的計畫. "為什麼在舒適享樂的環境裡我們的信心不能成長呢? 其實, 在這種環境中信心也能成長, 只要我們愈來愈信靠神的許諾, 神以環境來考驗我們信靠神話語的決心, 而不顧我們有何感覺. 因為長久以來, 我們信靠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理智控制著我們的信仰. 我們一定要打破這種習慣, 而要以信心來看每件事." (p.73) "打破我們自滿自足之牆的一些生活環境的確是神的祝福. 我們能為那一切感謝神, 並為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次打擊讚美神, 這些打擊使我們看清楚不是我們的能力能處理自己的種種境遇; 我們越讚美祂, 越容易接受各種改變, 我們的喜樂增加, 痛苦於是隱而不顯. 我們也會發現, 越是在一個富有考驗性的環境中, 越能發現基督的大能留駐在我們裡面, 並在我們裡面增長. 每一個挑戰, 每一個試驗, 每一個成長的機會, 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傳播神的愛及能力的管道." (p.88)
最後分享嘉麗寄來的另一本書"讚美的大能", 它的中心意旨是要我們為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 無論好的/壞的, 都感謝讚美主, 因為神對你我的計畫都是最好的計畫. "為什麼在舒適享樂的環境裡我們的信心不能成長呢? 其實, 在這種環境中信心也能成長, 只要我們愈來愈信靠神的許諾, 神以環境來考驗我們信靠神話語的決心, 而不顧我們有何感覺. 因為長久以來, 我們信靠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理智控制著我們的信仰. 我們一定要打破這種習慣, 而要以信心來看每件事." (p.73) "打破我們自滿自足之牆的一些生活環境的確是神的祝福. 我們能為那一切感謝神, 並為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次打擊讚美神, 這些打擊使我們看清楚不是我們的能力能處理自己的種種境遇; 我們越讚美祂, 越容易接受各種改變, 我們的喜樂增加, 痛苦於是隱而不顯. 我們也會發現, 越是在一個富有考驗性的環境中, 越能發現基督的大能留駐在我們裡面, 並在我們裡面增長. 每一個挑戰, 每一個試驗, 每一個成長的機會, 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傳播神的愛及能力的管道." (p.88)如同聖經雅各書1:2-4所說:"我的弟兄們,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 都要以為大喜樂;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 就生忍耐. 但忍耐也當成功, 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願我可以通過試煉, 讓我這個軟弱的人可以因為全心倚靠主, 成為更好的器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